我国地理经纬度和子午线实测的沿革The Evolution of the Survey for Latitude, Longitude and Meridian in Ancient China
向华荣;钮仲勋;厉国青;丁延暻;
摘要(Abstract):
本文简要地叙述了中国历史上唐、元、清几次大规模天文大地测量的情况,并从当时使用的方法和仪器,探讨了中国历史上地理坐标和经纬度的形成和发展,文章还从两种不同的地理坐标系出发,指出了中国历史上地理坐标的特点、古代测地方法和现代测地法的联系、中国现代测地法与外国测地法的互相影响,从而证明了中国人民对世界科学技术的宝贵贡献以及学习困外先进技术对发展本国科学技术的重要意义。
关键词(KeyWords):
基金项目(Foundation):
作者(Author): 向华荣;钮仲勋;厉国青;丁延暻;
Email:
DOI:
参考文献(References):
- [1] 王庸著,《中国地图史纲》
- [2] 赵婴注,《周髀算经》
- [3] 《隋书·天文志》
- [4] 中国科学院陕西天文台天文史整理研究小组,“我国历史上第一次天文大地测量及其意义”,《天文学报》第17卷第2期。
- [5] 厉国青等,“元朝的纬度测量”,《天文学报》第18卷第1期。
- [6] 《丛书集成初编》,耶律楚材撰:《湛然居士文集》
- [7] 《唐六典:秘书省》
- [8] 《通典·职官典·秘书监》
- [9] 《元史:郭守敬传》
- [10] 丁延暻等,“清康熙年间我国一次大规模地理经纬度和全国舆图的测绘”,《广东师院学报》(自然科学版)1977年第2期。
- [11] 钮仲勋,“清朝乾隆年间的经纬度测量”,内部交流资料。
- [12] 薄树人,“唐代卓越的天文家--僧一行”,《天文爱好者》1964年10月号。
- [13] 《绘图法原》第一章
- [14] 翁文灏,“清初测绘地图考”,《地学杂志》,1930年第3期。
- [15] 陈遵妫著,《清朝天文仪器解说》
- [16] J. Needham, "Science and Civilization in China", Cambridgt University Press, rol. 3, L959, P292.
- [17] 陕西天文台天文史小组编,《中国历代天文仪器概述》,1975年“全国天文学史成果交流会”文件
- [18] 《清实录:高宗实录》卷4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