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卫,刘海峰,柯熙政
详细分析了铯原子喷泉频标的相对论频移机制,其中包括频标内部的二级多普勒频移和重力频移,以及与频标位置有关的重力领移。导出了频移的计算公式,估算了频移的大小并讨论了它们对铯原子喷泉频标准确度的影响。
1998年01期 1-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69k] [下载次数:47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梁仲寰
在参考文献[2、3]的基础上,提出了含有大山区的复杂陆地地波路径的分段和确定各段路径等效电导率σc的方法;给出如何利用接收点场强实测值和已有的理论色散修正曲线(δt—d)[6]近似计算色散修正值的方法,并对4条含大山区的复杂路径信号传播时延实测值g(收)与预测值tg进行比较,结果表明:路径分为3段等效时的预测准确度要比整段等效高得多。
1998年01期 8-1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27k] [下载次数:98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 漆贯荣
本文简要介绍人类认识时间的历史进程,指出目前在哲学和自然科学两个领域对时间性质的研究仍然存在着需要进一步探索的问题。这些问题主要有:1.时间有没有起点?2.时间是无限的还是有限的?3.关于时间的方向性;4.时间可不可以量子化?
1998年01期 20-2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00k] [下载次数:29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漆贯荣
国际天文学联合会(IAU)自70年代末引进地球力学时TDT和质心力学时TDB后,又在第21届大会上决定以地球时TT取代TDT,并引进地心坐标时TCG和质心坐标时TCB两个新的类时变量,现对引进这些变量的原因、其间相互关系以及目前存在的问题作一介绍。
1998年01期 28-3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5k] [下载次数:17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胡永辉,徐宇
本文在已有的GPS测频技术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简便易行的校频方法。它不需要非常准确的测频设备,仅仅利用GPS信号与石英晶体振荡器输出的频率之间的频差来控制压控晶振,使两者的频差逐步减小。测试结果加,经GPS控制的英晶体振荡器频率准确度可以达到10-11量级。
1998年01期 33-3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8k] [下载次数:11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0 ] - 高俊法,杨庚
本文简要论述BPM标准时号放大器的主要技术指标、L作原理和设计特点。
1998年01期 37-4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8k] [下载次数:36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刘宏良,柯熙政
环境温度对原子钟特性的影响已经得到了人们的重视。现对陕西天文台守时钟房的一种温控实验作一介绍,并对温控的结果进行了评价。
1998年01期 42-4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4k] [下载次数:62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徐家岩
PHAI已在俄罗斯伊尔库茨克进行了一年半的观测,获得了1146组观测资料.根据这些观和资料编算出第一期光电等高仪星表。为了说明这期星表的情况,本文特将它与国内几本光电等高仪星表进行比较。
1998年01期 46-4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5k] [下载次数:24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王素琴,潘炼德
本文对1982年在陕西临潼接收的美国罗兰-C西北大平洋链Y台发射的100kHz低频一跳天波时延的实测资料及SMS-GOES测量的太阳1~8A软x射线的每日辐射流量与SMM/ACRIMI测量的太阳常数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太阳1~8A软x射线辐射流量与太阳常数之间存在较强的负相关;低频一跳天波时延与太阳常数之间存在着较强的正相关。并对此进行了讨论。
1998年01期 49-5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8k] [下载次数:57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夏一飞,彭云楼,高洁
目前利用VLBIMK3系统确定的延迟测量的精度约为30ps,在这样的精度下,改善计算延迟的理论模型,考虑各种微扰改正(包含30ps量级)是非常重要的。在VLBI天休测量和测地计算的各种软件中,至今尚未计及射电源结构对延迟的影响。本文利用两子源模型对源结构延迟的大小及随时间的变化进行了计算,讨论了源结构延迟对VLBI天测和测地参数的影响,指出:(1)除对某些VLBI天测的射电源作长期的监测与研究,给出它们的双频综合图外,对大多数源可采用简单的两子源模型;(2)源结构对延迟的影响主要依赖于基线相对于源形态的主要特征的空间投影;(3)源结构延迟对天测和测地参数的影响达厘米和亚毫角秒量级。
1998年01期 54-5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8k] [下载次数:64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李德河
在过去的时间纬度工作中,对大气反常折射的研究证明,大气反常折射给时问纬度测量带来了严重的影响。而当时大多数星表的编制都是时间纬度测量的副产品,无疑大气反常折射也给这些星表带来严重的误差影响。过去我国的经典天体测量工作以测时、测纬为主,这一问题并没有得到重视。在星表和参考系工作已成为我国基本天休测量工作的一项主要内容的今天,对大气反常折射的测量与研究,尤其对有效的测量应得到足够的重视。作者根据自己的实际测量和研究指出,大气反常折射主要由观测室周围不良小气候的造成,其中以具有周年变化和周日变化的大气反常折射对初始星表系统的影响最为严重。并分别讨论了这种反常折射对子午星表、等高星表和参考系的影响,提出了今后开展这方面工作的建议。
1998年01期 59-6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8k] [下载次数:53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王正明,李再雄,许林生
恒星干涉仪的关键技术之一是用自适应光学技术来调节两相干光束之间的夹角,以保证干涉条纹可见度的损失最小。在我们的恒星干涉仪实验系统中,光束方向矫正系统就是为这一目的而研制的.该系统中的光子计数系统和8098单板机的软、硬件组成了补偿光束方向随大气扰动而变的系统.文章介绍了该伺服系统以及在实验系统联调时的试验结果。
1998年01期 65-7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17k] [下载次数:6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杨廷高,张竹恒,乔荣川
1996年7月和8月间,利用陕西天文台骊山天文观测站1.05m望远镜卡焦照相,对海尔-波普彗星进行了定位观测。该望远镜卡焦焦比为F/10,底片比例尺为20”/mm,无畸变象场约为1平方度天区.用蔡司ASCORECORDE2坐标量度促进行底片测量,归算时采用6常数模型,用PPMsouth星在做参考标准,最终给出在FK5基本系统上(J2000.0历元)各观测时刻海尔-波普彗星的α和δ观测值。
1998年01期 74-7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2k] [下载次数:29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李林森
本文利用解摄动方程的平均值法求得在PPN框架中二体自转对轨道要素产生的后牛顿效应的长期变化影响.利用这一理论对CWCep和DRVul两颗双星中两子星的自转对轨道近星点和平近点角的长期摄动的后牛顿效应做了计算。结果表明:对于两个质量较大快速自转的子星,由此所产生的后牛顿效应的摄动量是不能忽视的。
1998年01期 78-8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7k] [下载次数:39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刘次沅,窦忠,庄威风
自明代开始,地方志中出现大量的日食记录,其中全食、近全食记录对于现代天文学研究具有特殊意义.明代此类记录共有270条,由于流传中的混淆,其中大半错误.现以(中国古代天象记录总表}为基础,根据现代天文学计算结果和原文的文字特征,对每一条记录进行考证和说明,试图恢复记录原貌,以便使其中宝贵的信息得以应用。
1998年01期 84-9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54k] [下载次数:143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 刘次沅
视荧光学中通常用亮度的对数来表达视亮度。这种表达在暗弱光线下是不成立的。本文根据光学经典中的视觉实验统计结果,推导出暗弱光线下视亮度对于亮度的表达式。
1998年01期 99-10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2k] [下载次数:69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李德河
本文主要介绍中国科学院天文系统文献情报自动化建设、文献工程建设、数据工程建设、资源共享与计算机共享网建设。由于其牵涉到1984年以来的一系列工程建设呐容繁多,所以仅从文献情报现代化建设、资源共享建设出发,从整体上对各有关内容作一概述。
1998年01期 103-10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23k] [下载次数:33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