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宋金安
提出搭载现存的卫星TV广播系统进行高精度授时的方案,改进和提高我国的授时服务。该方案与现存的短波、长波授时比较,有许多优点:精度高、复盖面大、用户设备简单,能24小时连续服务,并包含有更多的时间信息、自动定时和输出标准频率。2~3年就能建成本系统.即可以投入使用,且投资很少。
1998年02期 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4k] [下载次数:76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朱守红
对于任何精密时钟来说,其五种噪声分量的幂律谱系数不存在固定的比例关系,因而在对精密时钟进行最优综合时需要对其噪声进行按噪声分量分解。通过探讨白噪声中f-1随机过程的最优估计,提出了一种分层次地对精密时钟噪声进行按噪声分量分解的方法。
1998年02期 5-1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5k] [下载次数:76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朱守红
精密时钟噪声可用五个幂律谱系数来表征其强弱。由于不存在实际可用的理想时钟作为参考,用以估计幂律谱系数的单钟噪声无法直接测出,而只能利用钟组内各钟之间的钟差。然而这是一个不适定问题.本文探讨了单钟幂律谱系数的取值范围与优化估计方法。
1998年02期 12-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5k] [下载次数:89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王正明
讨论并澄清实际工作中发现的一些问题和模糊认识,这些问题涉及GPS在时间比对方面的方法、精度、国际GPS共视观测的意义.文章分析了GPS接收机时间比对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及其影响。
1998年02期 17-2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7k] [下载次数:189 ] |[引用频次:15 ] |[阅读次数:0 ] - 王丹妮,陈淑芳,边玉敬
介绍一个可用于多路信号自动测量系统或自动切换系统的高隔离射频多路转换开关的设计与制作。开关制式为双刀16掷;控制采取本地(利用本机面板控制)和遥控(IEEE—488标准接口)两种方式工作频率范围为DC~100MHz;路与路之间的串扰,隔离度优于120dB(5MHz)[1]。
1998年02期 23-2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6k] [下载次数:58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杨世勇,翟会生,樊来耀
全球定位系统(GPS)是当今世界上最精确的定时系统之一,在利用GPS定时技术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电力系统电压相角的同步测量方法.
1998年02期 27-3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4k] [下载次数:110 ] |[引用频次:13 ] |[阅读次数:0 ] - 倪广仁,杨廷高,和康元,柯熙政
对毫秒脉冲星时间测量的理论、方法和技术研究的进展进行了阐述。根据近年来取得的观测研究结果,毫秒脉冲星计时测量误差~2×10-7秒,毫秒脉冲星自转周期稳定性足以和现代原子钟相媲美:其相对频率不稳定度达到1×10-14(1年≤γ≤5.2年),并可望更高。近年来,脉冲星计时观测系统的接收灵敏度获得很大改进,计时观测的数据采集、处理技术、脉冲到达时间分析模型研究等都有长足发展。通过综合脉冲星时间算法得到的脉冲星时间尺度将比现代原子时具有更高的长期稳定度。叙述了脉冲星的物理特性及有关计时观测系统的技术成果,如观测频率和带宽的选择,消色散和接收系统灵敏度等问题。最后对毫秒脉冲星时间测量的误差源进行了讨论,并对脉冲星时间尺度的应用前景做了展望。
1998年02期 32-3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66k] [下载次数:186 ] |[引用频次:18 ] |[阅读次数:0 ] - 和康元,尹学玉
介绍点频、三位小数分频销相频率合成器的研制,以及采用附加滤波器抑制小数杂散干扰的方法。
1998年02期 40-4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5k] [下载次数:147 ] |[引用频次:11 ] |[阅读次数:0 ] - 陈洪卿
通过介绍GPS系统时间和星期数之间的关系,说明“GPS星期数跳变的缘由在于GPS导航电文中的星期数只占10比特”,所以引发类似于2000年到来的“千年问题”那样的“跳变”(rollove)。GPS星期数的最大值为1023,所以在1999年8月21日夜/22日凌晨,星期数将由1023跳变为0。每个GPS用户应该检查自己的接收机在跳变出现时能否正常工作。如果用户设各的软件不完善的话,接收机自身可能把新的“0”星期数翻译为1980年1月6日。部分GPS接收机也因此而显示不正确的数据、不正确的定位结果、甚至停止跟踪卫星。GPS用户应该与设备生产厂商联系,确定自己的接收机是否会受星期数跳变的影响。值得一提的是,授时系统工程中往往会遇到时间(时刻)跳变之类的问题。
1998年02期 45-4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8k] [下载次数:55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朱紫,李志刚
探讨星像的定位问题,提出一种用于实测资料分析与处理的最大相关估计方法。通过理论分析和模拟计算均表明,采用此方法后,定位精度和可处理的极限星等较之传统定位估计都大为提高。对上千颗星观测资料的处理结果也显示,最大相关处理所获得的单星精度要比中数法提高0.045”,同时本方法还大大提高了对极低信噪比观测资料的处理能力。
1998年02期 49-5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8k] [下载次数:65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朱紫
依巴谷星表给出了223颗经典造父变星的天体测量和光度观测资料。根据近年来的光谱和光度观测成果,从不同渠道收集了有关视向速度和光度等资料。基于Feast和Catchpole建立的PL关系,给出造父变星的距离估计。
1998年02期 55-6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1k] [下载次数:113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唐正宏,王叔和,金文敬,陈建生
利用北京天文台施密特望远镜的CCD巡天资料(BATC)中的20次观测,用IRAF软件处理得到星象中心位置,以依巴谷星表和PPM星表作为参考星表,用底片常数法进行处理,得到4颗河外射电源0851+202,1228+126,1442+101,1749+701的光学位置。文中还对所得到的位置与射电位置作了比较。
1998年02期 63-6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5k] [下载次数:3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刘建荣,乔荣川
用1996年10月所获得的球状星团M15和大距离双星61Cygni的CCD观测资料,分别求解了上海天文台1.56m天体测量望远镜上安装的CCD探测器视场的位置角改正δp和尺度因子ρ。通过对土星主要卫星观测资料0-C的计算分析表明,经球状星团校准视场后所得结果较双星校准后结果的精度要高。该结论为进一步提高计算大行星卫星的位置测量精度打下良好的基础。
1998年02期 66-6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5k] [下载次数:42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漆贯荣
庄子在两千多年前提出了明确的时空定义和时间无限概念,指出时空是一切具体存在的根本,时空与物质不可分离。庄子时空观与亚里士多德观点相比,处于同一认识水平上,在人类认识史上占有同样重要的地位。
1998年02期 70-7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81k] [下载次数:518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3 ] - 刘次沅,刘瑞
由于留存文献较多而又保持传统特色,明代天文记录是研究中国传统天文学的重要资料。由于《明实录》卷帙浩繁,何丙郁等将其中与天文学有关的记载摘录出来,出版了《明实录中之天文资料》一书。以同样的体例,将该书未包括的《崇祯实录》及《崇祯长编》中的天文资料辑出,以为该书之补充。同时对其中能够计算的天象作了复算,以为注释;对崇祯朝天象记录文献来源的特征作了探讨。
1998年02期 76-8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09k] [下载次数:222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 马红皎,柯熙政,王卫国
根据小波分析的基本原理,应用Mexicohat子波作为小波基函数,对1979~1992年间大气臭氧含量的变化进行了逐日分析。结果表明:大阳活动与大气臭氧的变化有关。臭氧变化中的周期与太阳活动的周期变化极其类似。研究的结果与人们论述同一问题的文献结果相当吻合。
1998年02期 83-8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1k] [下载次数:177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党发宽
介绍了更新“图书情报微机管理与检索系统”版本的历史背景。FoxPro关系数据库系统的优点和该系统在当前的优势,以及该系统软件的安装方法及环境要求;叙述了SXTQ新版的改进部分,并为其配置了条形码扫描器与作者使用FoxPro编程的几点体会及本系统的安装使用说明。
1998年02期 88-9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86k] [下载次数:12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