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义遒
分析了物理量测量中时间频率量的特点 ,主要有 :时间的流逝性 ;其基准是自然基准 ;时间和频率既密切相关又有区别 ;时间频率具有最高的测量精细度 (分辨率 )与准确度 ;其计量标准可通过电磁波发播 ;其测量精确度与测量时间有关。另外 ,从基准、守时、授时、时间频率设备的研制、生产和队伍建设等方面阐发了这些特点对时间频率系统建设的影响。
2003年02期 81-8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7k] [下载次数:240 ] |[引用频次:23 ] |[阅读次数:0 ] - 周渭,王海
目前 ,在所有的物理量中时间与频率标准的物理实现具有最高的准确度和稳定度 ,它们的发展不但在计量技术中 ,而且在几乎整个高科技领域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这方面的发展一直受到发达国家的高度重视。根据近年来与国外同行的技术交流和了解的情况 ,对时频测控技术的发展和影响等作了介绍。
2003年02期 87-9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2k] [下载次数:541 ] |[引用频次:78 ] |[阅读次数:6 ] - 王正明,屈俐俐
随着电脑技术的发展 ,视窗技术和VisualBasic、VisualC + +等应用软件为用户提供了极其方便的可视化软件的编程环境。根据国家授时中心守时工作的实际需求 ,为地方原子时TA(NTSC) (NationalTimeServiceCenter)的计算开发了一套可视性强、自动化程度高的计算程序 ,以利于日常计算与资料分析。对该软件的硬件背景、软件设计思想和软件的具体内容作了介绍。
2003年02期 96-10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4k] [下载次数:100 ] |[引用频次:13 ] |[阅读次数:0 ] - 蔡成林,董绍武
介绍了计算机电话集成 (CTI ComputerTelephonyIntegration)技术在守时系统故障自动报警中的应用。简要介绍了构成报警系统的两个关键产品 ,电话语音卡和TTS(Text To Speech) ,详细讨论了ActiveX控件 (Phonic .OCX)编程接口的一系列事件和方法以及由此而开发的故障报警模块。该模块不仅用于守时主系统的故障报警 ,也将用于电源系统、钟房环境监控系统的故障报警。
2003年02期 103-11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3k] [下载次数:66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李孝辉,边玉敬
在许多场合 ,需要找出BPSK(BinaryPhaseShiftKey ,即二进制相移键控 )调制信号的调制时刻。但实际上并不能直接发现BPSK调制信号的调制时刻 ,只能看到有明显的幅度调制现象。对这种现象产生的原因和用途作了分析 ,并通过仿真实验对这种现象进行了验证。
2003年02期 111-11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4k] [下载次数:403 ] |[引用频次:16 ] |[阅读次数:0 ] - 冯平,许林生,白燕,吴贵臣
介绍了一种快速双口RAM芯片IDT70 2 6的结构特点和功能 ,并将其应用于低频时码信号采集系统中 ,从而实现了DSP(数字信号处理器 )和单片机进行快速数据传输和数据共享的任务 ,给出了通过该芯片进行DSP和单片机通信的具体接口电路 ,并针对低频时码信号采集系统中交换数据的仲裁方式 ,提出了令牌传递和软件判优两种实现方法。
2003年02期 119-12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6k] [下载次数:14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李德河
给出了一系列的网络测量结果。通过对实测结果的分析 ,结合图表形象地揭示了网络时延的严重性、随机性和信息路径的不确定性 ,指出了这种网络现象对具有高时间约束的网络通信业务的严重影响 ,并阐述了测量和改正网络时延的重要意义。
2003年02期 126-13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9k] [下载次数:67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0 ] - 高玉平,漆溢,王正明
简要介绍了国家授时中心 (NTSC)为我国综合原子时 (JATC)项目研制的多通道单频GPS时间传递接收机NTSCGPS 1 ,并利用观测数据分析了NTSCGPS 1的各项性能。分析结果表明 ,NTSCGPS 1的系统稳定性好 ,观测精度较高 ,并具有较好的兼容性 ,可用于JATC的复建工作。
2003年02期 136-14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2k] [下载次数:108 ] |[引用频次:11 ] |[阅读次数:0 ] - 苏建峰,王正明
众所周知 ,GPS共视是目前国际上主要的时间传递比对技术 ,其中扣除电离层时延是很重要的一个方面。介绍了如何采用国际GPS服务中心 (IGS -Interna tionalGPSService)公布的电离总电子含量 (TEC—TotalElectronContent)图来进行电离层时延改正。结果表明 :对于单频GPS接收机 ,采用TEC图作电离层时延改正后的单站定时和共视比对精度比用理论模型作改正的精度有很大的提高。通过比较还表明 ,亚太地区的时间实验室之间的时间传递精度比欧美地区的要低 ,这可能是因为亚太地区用于测量TEC的IGS测站少 ,因而导致该地区的TEC的精度较低。
2003年02期 144-15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9k] [下载次数:191 ] |[引用频次:16 ] |[阅读次数:0 ] - 陈洪卿
电网时间同步系统对电力工业非常重要 ,制定电网时间同步技术标准也很必要。对参与编制国家电力公司华东分部的企业标准《华东电网时间同步系统技术规范》的过程和主要内容作了介绍 ;对编制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作了讨论 ;指出 :制定规范只是电力时间同步网建设的第一步 ,还需要各方面的协作努力 ,尤其要加强管理、培训等“软件”工作 ,才能使电网的时钟等“硬件”设备充分发挥作用。
2003年02期 153-15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3k] [下载次数:69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