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凤芝;张建伟;陈景标;杨东海;
长期连续工作的轻便激光系统是实现实用的光抽运铯束频标的关键。本文作者研制的半导体激光系统采用了单片机数字辅助锁定和计算机控制技术成功地实现了激光频率的自动锁定和长期连续工作。两套激光系统分别工作在抽运跃迁频率和检测跃迁频率上,与小型密封铯束管及频标电路共同组装成一台光抽运铯束频标。这台频标已经正常连续工作了两年多。技术指标达到原HP5061小铯钟的水平。据知,这是我国第一台能够长期连续工作的光抽运小铯钟,也是世界上第一台连续工作两年多的光抽运小铯钟。
2005年02期 81-8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20K] [下载次数:115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王磊;胡永辉;
介绍了一种应用于C波段接收机射频前端,并利用耦合微带线设计的射频滤波器。利用ADS软件的仿真结果验证了所设计的射频滤波器具有如下特性:中心频率为C1;80MHz通带内信号起伏较小;噪声系数约1.8dB;能有效抑制镜像信号干扰,满足设计要求。
2005年02期 89-9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4K] [下载次数:373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韩虹;吴志波;张忠萍;陈菊平;
距离门控制电路是卫星激光测距(SLR)系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高精度距离门控制可有效提高卫星测距探测成功概率。介绍了一种基于CPLD(复杂可编程逻辑器件)的高精度门控电路的设计。在该设计中,采用硬件描述语言VHDL对CPLD进行编程,使其与单片机、PC机协调工作,从而实现高精度的距离门控制电路。
2005年02期 95-10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82K] [下载次数:138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邹德财;边玉敬;吴海涛;李云;
对判断罗兰-C脉冲峰值的算法作了改进。对加有噪声的近距离罗兰- C脉冲仿真信号的采样值用改进的算法进行计算后,可识别信号周期并给出相位编码信息。对改进后的算法的有效性用MATLAB进行了验证,并用MODELSIM对改进的算法进行了仿真实现。结果表明:在一定的信噪比条件下,改进后的算法初步实现了对近距离罗兰-C信号周期识别的数字化,具有一定的实用性。
2005年02期 103-10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1K] [下载次数:77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梁双有;任燕;
简单介绍了国家授时中心的卫星电视比对系统,给出了利用时间比对系统测量CCTV信号中插入的时间信号(它们或仅由卫星转发或由卫星转发后再经地方电视台转播)时延的方法和测量结果,并对其进行了分析,对定时用户具有参考价值。
2005年02期 109-1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91K] [下载次数:4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陈永奇;
简单介绍了PCI总线协议以及PCI接口原理。给出了一种利用单片机与复杂可编程逻辑器件CPLD(complex programmable logic device)控制PCI网卡,实现以太网通信的方案设计。重点说明了如何使用CPLD芯片设计单片机与PCI网卡之间的PCI接口。
2005年02期 117-12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4K] [下载次数:6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王改霞;任燕;刘春侠;
介绍了国家授时中心时间基准实验室与时频监控实验室之间的微波时间传递系统的特点和运行状态,分析了时间比对结果随时间的变化,并提出了改进该系统的建议。
2005年02期 124-13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53K] [下载次数:158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0 ] - 屈俐俐;
GPS共视比对(GPS CV)是国际原子时进行时间连接的主要手段之一,即使在有TWSTFT(卫星双向时间频率传递)的实验室GPS也作为时间比对的备用手段而存在,而且TWSTFT系统启用时需用GPS做校准。国际权度局(BIPM)为了减小比对误差,对一些时间实验室的GPS接收机进行不定期校准。国家授时中心(NTSC)利用BIPM给出的校准报告对NTSC时间基准实验室的GPS定时型接收机的内部时延及相关数据进行修正,使UTC(NTSC)的准确度得到提高。
2005年02期 131-13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2K] [下载次数:271 ] |[引用频次:12 ] |[阅读次数:0 ] - 马红皎;胡永辉;华宇;
简单介绍了差分GPS和伪距差分技术在车辆导航系统中的应用原理,分析了车辆导航系统及其基准站与导航车辆的基本组成,并介绍了一种基于GPRS/ GSM通信网络的DGPS数据传输与处理过程。
2005年02期 136-14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02K] [下载次数:298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刘次沅;
古本《竹书纪年》记载有:“周昭王十九年,天大曀,雉兔皆震,丧六师于汉。”这与阴天发生的日全食现象十分相似。事件发生在昭王末年南征荆楚的过程中,地点应当在从周都到洞庭湖以南之间的某处。由前人的研究可知昭王十九年应在公元前1010~940年之间。在充分讨论了天文计算的不确定性后得到这一地区可见的9次大食分日食,其中公元前1009和976年的两次日食可能在洞庭湖以南造成日全食,其他地点也都有相当大的食分。在对夏商周断代工程得到的西周年表作微小调整后,昭王十九年天大睦可以认定为公元前976年5月31日日全食。这对“夏商周断代工程”所定出的昭王前后年代是一个独立的支持。
2005年02期 145-15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20K] [下载次数:121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正>本文根据有关规范和权威著作,对科技论文的编写格式作一简单介绍,供科技论文撰写者参考。1题名(篇名)题名是科技论文的必要组成部分。它要求用最简洁、恰当的词组反映文章的特定内容,把论文的主题明白无误地告诉读者。一般情况下,题名中应包括文章的主要关键词。对于我国的科技期刊,论文题名用字不宜超过10个实词。
2005年02期 155-15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3K] [下载次数:54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正>科技期刊中使用最多的插图是函数图,即用函数曲线表述变量之间的数量关系。简易函数图一般由图序、图题、标目、坐标轴、标值线、标值和曲线组成,如图1所示。现简单介绍一下绘制函数图时应该了解的基本规范要求。
2005年02期 158-15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4K] [下载次数:27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正>(一)《时间频率学报》是中国科学院国家授时中心主办的学术、技术应用类刊物。本刊刊载时频科学及相关方面的理论和应用研究、技术与方法的成果与进展、专题评述等。(二)来稿应数据可靠、论据充分、论点明确、逻辑严谨、表述确切、文字精练、图表清晰。(三)来稿篇幅(包括图表和中外文摘要)字数以不超过8000字为宜。稿件中要包含英
2005年02期 16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9K] [下载次数:8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