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赵明渊;胡永辉;翟慧生;陈永奇;
围绕着为上海海岸电台研制授时信号单元的任务,对新国际式报时格式作了简要介绍,提出了基于远程拨号通讯的时间传递方案。依据该方案,以嵌入式调制解调器(Modem)和32位嵌入式处理器为核心完成了授时信号单元的软、硬件设计。讨论了通讯双方的握手方式和链路时延测定方法。实现了上海海岸电台时间信号对国家授时中心标准时间的溯源。
2007年01期 1-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38K] [下载次数:86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梁双有;
为了获得稳定、可靠的卫星电视时间比对数据,成功研制了以秒信号提取器为主要部件的新一代卫星电视时间解调器。介绍了秒脉冲信号提取器的设计原理,详细阐述了钳位电路、采样保持电路和数字延迟电路的设计思路。对采用新的解调器和采用旧的解调器的卫星电视秒信号监测系统所得到的比对数据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新的电视时间解码器的性能得到明显提高。
2007年01期 9-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7K] [下载次数:85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陈智勇;余钫;鲁道邦;王艳;高伟;金鑫;管妮娜;陈云起;李超;朱熙文;盛荣武;
着重讨论了汽泡型铷原子频标伺服电路中T型选频电路和RC移相电路的相位稳定性,分析了它们的附加相移波动影响整机频率稳定度的机理。为改进原子频标的性能,提出了一种用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实现对同步检测参考信号进行数字移相的技术。该基于FPGA的伺服电路的温度附加不稳定度为1×10-12/℃。
2007年01期 14-1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74K] [下载次数:136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陈文星;戴家瑜;刘铁新;林传富;
简单介绍了被动型氢原子钟的组成及原理,阐述了基于数字调频和数字伺服的电子电路在被动型氢原子钟上的应用(目的是改善钟性能),并给出了设计的最终测试结果及其分析,数据表明该系统的稳定度比原有系统有很大提高。为了进一步改善钟性能,又对伺服系统提出了以数字信号处理器(DSP)和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为主体的新的方案。
2007年01期 20-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60K] [下载次数:161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白燕;冯平;吴贵臣;
为扩大低频时码接收机的输入动态范围,进行了数字式自动增益控制(AGC)的设计。详细介绍了低频时码接收机数字式自动增益控制的设计方法和实现原理,并进行了计算机仿真。仿真结果表明,该数字式自动增益控制是可行的,相对于没有实行自动增益控制的情况而言,大大增加了接收机的动态范围。
2007年01期 29-3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3K] [下载次数:225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王磊;胡永辉;
介绍了一个应用于C波段卫星信号接收机的低噪声放大器(LNA)的设计过程。为达到低噪声和高增益的目标,该低噪声放大器是利用低噪声的PHEMT晶体管ATF36077(用在第一级)和噪声性能良好的微波单片放大器MGA86576(用在第二级)级联设计完成的。测试结果表明,该低噪声放大器的性能达到了预定指标:在3.8 GH至4.2 GHz工作带宽内噪声系数NF≤0.7 dB,增益≥36 dB,1 dB带宽约350 MHz。
2007年01期 37-4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0K] [下载次数:246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郭文阁;范琦;王鑫;姜海峰;张首刚;
分析了相干布居囚禁现象的基本原理,介绍了基于相干布居囚禁现象实现的两种原子钟实验装置的原理和结构,分析了各自的特点,并介绍了它们的研究进展以及应用前景。
2007年01期 45-5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9K] [下载次数:726 ] |[引用频次:28 ] |[阅读次数:0 ] - 蔡建平;翟造成;赵赟;
介绍了目前最准确的原子钟,描述了将来最准确、最稳定的钟——空间微重力钟,以及高精度空间组合钟的预期性能,还介绍了一些正在实施的高精度空间钟计划。
2007年01期 53-6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38K] [下载次数:139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沈凯先;乔荣川;
为测定土星质量,对收集到的1905年至2006年期间的686次观测[其中包括182次照相观测和504次CCD(电荷耦合器件)观测]通过数值积分进行拟合来改进土星的暗弱的外卫星Phoebe的轨道,并得到土星系总质量msa的新的测定值:3 497.0-1msun(太阳质量),为更精确地测定土星质量提供了一个有价值的参考值。
2007年01期 62-6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5K] [下载次数:59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马莉萍;
分析了古代历法中推求合朔和朔日夜半时的太阳位置算法。这些历法可以分为三类,分别按日月为平运动,考虑了月亮的不均匀运动和考虑了日、月的不均匀运动来计算太阳位置。合朔等时刻的太阳位置在《皇极历》之前推求的一直是赤道位置,自此部历法开始推求的是黄道位置,这是一个重要的进步。古代历法日月运动不均匀的改正主要是考虑了由椭圆运动引起的中心差。在探讨太阳运动的不均匀改正时,主要讨论了《皇极历》、《大衍历》和《会元历》,宋代的《会元历》不论在总体上或细节上都大大超过了《皇极历》和《大衍历》。
2007年01期 68-7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7K] [下载次数:39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正>(一)《时间频率学报》是中国科学院国家授时中心主办的学术、技术应用类刊物。本刊刊载时频科学及相关方面的理论和应用研究、技术与方法的成果与进展、专题评述等。
2007年01期 8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1K] [下载次数:11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