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康;胡永辉;何在民;
随着高精度时间同步的广泛应用,采用硬件辅助的IEEE1588协议已成为减少同步误差提高同步精度的理想途径。分析了DP83640物理层芯片的功能结构与IEEE1588时间同步基本原理,构建了以DP83640为主要组成部分的时钟同步功能模块,验证了同步过程。实验及分析表明,在局域网内采用DP83640硬件辅助的IEEE1588协议同步精度可达到纳秒量级。
2011年01期 v.34 1-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25K] [下载次数:495 ] |[引用频次:39 ] |[阅读次数:1 ] - 李雨薇;刘娅;李孝辉;
为了研究美国Symmetricom公司的多通道比相仪TSC MMS(multi-channel measurement system)(它是一种基于双混频时差测量原理的相位测量设备)的测量性能以及进一步探索改进其测量性能的方法,搭建了TSC MMS设备的性能测试平台,测量了TSC MMS的本底噪声。本底噪声的测量结果与该设备制造商发布的2.5×10-13(10 MHz)处于同一水平。另外,对影响测量结果的具体原因进行了分析。
2011年01期 v.34 9-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36K] [下载次数:167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 钟巍;龚大亮;龚航;
为消除信号产生器内温度变化对信号相位的影响,提出了一种恒温控制和实时相位调整相结合的方法。在这种方法中,除恒温控制外,基于对信号产生器内部温度、相位测量值变化率、设备调相分辨率和相位波动指标等的分析研究,合理计算实时相位调整关键参数,进行实时相位调整,有效地减小信号产生器内部温度变化引起的相位波动,提高了输出端信号相位的一致性和稳定性。
2011年01期 v.34 16-2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58K] [下载次数:183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车爱霞;
为保证BPL长波授时时号(以国家授时中心(NTSC)保持的UTC(NTSC)为基准)的准确度,必须对该时号进行定时校准(确定发射时号与发播工作钟同步时定时校准信号的相位)。阐述了定时校准的原理和方法。与传统罗兰-C系统校准方法不同,该方法选择发射天线电流取样信号基准过零点而非定时控制单元基本定时信号为定时校准点,消除了因锁相控制精度不足引起的误差,提高了时号精度。该方法可以作为罗兰-C授时系统的通用校准方法。
2011年01期 v.34 23-2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80K] [下载次数:141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杨阳;胡永辉;
设计并实现了一个移动监控终端无线传输系统,该系统能够做到在不同的网络环境中实现监控终端定位信息的无线传输。结合定位终端定位信息的应用途径和当前网络环境日趋多样化的特点详细阐述了在不同网络环境中实现监控终端定位信息实时无线传输的重要性与必要性。在此基础上,较细致地说明了系统的工作原理,给出了系统结构框图,并介绍了系统各个模块的功能。实验证实,该系统可在基于IEEE802.11技术标准的WIFI无线网络和2代移动通信网络环境中实现监控终端定位信息的实时无线传输,并实现监控终端与控制中心之间简单的信息交互。
2011年01期 v.34 27-3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35K] [下载次数:165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何在民;胡永辉;侯娟;王康;王继刚;
首先介绍了导航信号功率谱密度求解的一种通用方法,基于该方法,经过建模和推导,得到任意相位子载波BOC(二进制偏移载波)信号的功率谱密度显式表达式。通过仿真及分析表明,不同的子载波相位对应的BOC信号功率谱密度存在差别,正是这些差别影响了导航系统的性能,同时也为导航系统的信号体制设计带来了灵活性。文中得到的一些结论,可以给未来的导航信号体制设计中BOC信号子载波相位的选择提供一些借鉴。
2011年01期 v.34 33-4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59K] [下载次数:211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王昱;高玉平;
针对现有的GPS数据采集设备在数据共享、硬件兼容性和便携性方面存在不足的问题,提出一种新的GPS数据采集设备的设计方案。该设计在硬件上采用ARM微控器和SD卡储存器,软件上结合UC/OS-II嵌入式实时操作系统和FAT32文件系统。对样机的测试表明,满足设计要求,具有数据可共享,低功耗,兼容多种GPS-OEM板,便于携带的特点。
2011年01期 v.34 41-4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11K] [下载次数:55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田维;华宇;高媛媛;
针对最小均方误差(LMS)算法的自适应谱线增强器收敛速度慢的缺点,将快速横向滤波(FTF)算法的自适应谱线增强器应用于罗兰-C信号中随机噪声的抑制。经过仿真验证,结果表明,FTF算法自适应谱线增强器具有收敛速度快,输出均方误差小的优点,能够克服LMS算法的不足,用来抑制罗兰-C信号中的随机噪声是可行的。
2011年01期 v.34 47-5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37K] [下载次数:138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曾辉艳;华宇;李实锋;
基于我国BPL长波脉冲信号的特征,利用MUSIC(多信号分类)算法对BPL天、地波延迟进行估计,实现天、地波识别。对传统谱估计IFFT(快速傅里叶逆变换)算法和现代谱估计MUSIC算法进行了仿真和比较,结果表明,这两种方法在较低信噪比条件下可有效分离天、地波,且识别误差都能控制在±5μs内,但MUSIC算法比IFFT算法具有更高的精度和分辨率。
2011年01期 v.34 53-5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12K] [下载次数:171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景月娟;乔荣川;冯初刚;
介绍了基于Windows系统开发的GEO卫星定轨可视化软件,该软件是采用Microsoft Visual Studio 2005软件平台,利用Visual Basic.NET编程技术开发设计的,具有预处理观测数据资料、解算GEO卫星精密轨道、分析和图形化轨道解算结果等功能。该软件界面友好、可操作性强、方便省时,有效地提高了GEO卫星定轨工作效率。
2011年01期 v.34 60-6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74K] [下载次数:164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张世田;陈林如;王元新;
2009年7月22日日食期间,分别在重庆、桂林和青岛利用阿尔法场强与相位监测仪观测了来自俄罗斯阿尔法导航系统位于Novosibirsk、Krasnodar和Khabarovsk的3个发射台3个频率的甚低频信号,并对实验数据进行了分析。通过建立日食期间的电离层模型,结合实际传播路径地面电磁参数,推测全食区低电离层的等效高度;给出经不同路径传播的VLF(甚低频)信号相位突变与日食发生时刻的关系及原因;分析了日食期间经不同路径传播的VLF信号的场强起伏变化,发现场强变化滞后于相位变化这一现象。
2011年01期 v.34 66-7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67K] [下载次数:107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正>文后参考文献是为撰写或编辑论文和著作而引用的有关文献信息资源,是科技论文的重要组成部分。文后参考文献反映文中有关内容的科学依据和有关资料的出处,或提供文中提及而没有展开的内容的详尽文本。文后加注参考文献不仅有助于读者了解有关内容,而且是尊重他人研究成果的体现。
2011年01期 v.34 77-8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21K] [下载次数:26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正>(一)《时间频率学报》是中国科学院国家授时中心主办的学术、技术应用类刊物。本刊刊载时间频率科学及相关方面的理论和应用研究、技术与方法的成果与进展、专题评述等。
2011年01期 v.34 8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4K] [下载次数:12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