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吴长江;管勇;陈江;张辉;阮军;张首刚;
C场均匀度是影响铯原子喷泉钟性能的重要因素。为了消除漏磁等对磁场均匀度的影响,加入补偿线圈,通过用最小二乘法计算,逐次得出补偿线圈的个数、位置与电流。实验表明:计算数据与实验结果吻合,得到C场不均匀性小于2 nT、长度达48 cm的均匀区。
2011年02期 v.34 81-8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66K] [下载次数:164 ] |[引用频次:15 ] |[阅读次数:0 ] - 马喆;常宏;张首刚;
从理论上研究了Sr原子系统中电磁感应透明(EIT)效应及其伴随的Kerr非线性效应。计算表明,将一级冷却得到的Sr冷原子粘团作为光场与原子相互作用的EIT介质,用较弱的耦合光可以得到一个非常窄的EIT窗口和较强的Kerr非线性效应。该研究结果为实现689 nm激光器的线宽压窄及应用EIT效应进行88Sr玻色子冷原子光钟研究提供了理论参考。
2011年02期 v.34 87-95+15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83K] [下载次数:7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王靖斌;陈洁;王心亮;常宏;
由于锶原子光钟两级冷却对磁光阱磁场有不同的要求,为减少磁场转换时原子的逃逸,需在短时间内以一定的时序控制变换磁场。对反赫姆霍兹线圈设计的一般理论进行了讨论,为锶原子光钟的两级冷却设计了相应的磁场,并制作了转换磁场的发生控制装置。该装置主要包括控制电路、保护电路2部分。测量得到通过线圈的电流受控于输入信号,符合实验要求。
2011年02期 v.34 96-10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05K] [下载次数:174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邢彦超;杨俊;汤超;秦蕾;高伟;陈智勇;余钫;盛荣武;
为了满足时间统一系统中主钟与备份钟的时间、频率信号在切换时的连续性要求,提出并实现了一种铷原子钟双钟热备相位无扰切换系统的技术方案,阐述了双钟间频率与相位同步和信号无扰切换的方案原理,给出了系统组成与主要控制程序的框图及测试结果。采用本方案可使主钟与备份钟输出信号的时差小于±0.55 ns,并实现了信号的无扰切换,满足了工程应用的要求。
2011年02期 v.34 101-105+14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42K] [下载次数:134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0 ] - 朱少华;卢麟;张宝富;朱勇;吴传信;
提出了一种基于光纤时间传递系统的时钟驯服模块设计方案。介绍了系统硬件的组成。在对信道特性和压控晶振进行理论和实验分析的基础上,设计实现了适用于光纤信道特性的卡尔曼滤波算法以及驯服流程控制程序。实验测试表明:该模块能结合恒温晶振短期稳定度好和光纤时间传递系统秒脉冲长期稳定度好的优点,时间传递的精度优于0.25ns(1σ),输出的秒脉冲的长期稳定度优于10-14。
2011年02期 v.34 106-11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25K] [下载次数:275 ] |[引用频次:15 ] |[阅读次数:0 ] - 朱峰;李孝辉;王国永;
在分析数控振荡器(NCO)工作原理的基础上,以低频信号为例,研究了影响NCO性能的几个因素。结合杂散特性,着重讨论了频率控制字误差对输出频率带来的影响,提出在相位累加器中加入小数部分补偿,以使降低信号频率门限值和提高输出的准确性。最后采用FPGA(现场可编程门阵列)实现了带有小数补偿的NCO,在兼顾硬件资源的同时优化了系统性能,另外通过仿真验证了这种方法的可行性。
2011年02期 v.34 112-1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40K] [下载次数:95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吴成英;樊战友;
介绍了在Windows系统下用Visual C++、DDK和DriverStudio软件对PCI(peripheralcomponent interconnect)设备驱动程序的编写。阐述了PCI设备驱动程序的分层结构和编写方式。PCI驱动属于内核模式驱动程序中的即插即用驱动,PCI的即插即用功能是本文重点介绍对象。另外介绍了PCI设备驱动通过配置空间获取设备资源的过程与方法,以及驱动程序与操作系统之间的通讯机制。
2011年02期 v.34 117-12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92K] [下载次数:84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王正明;
作为BPL长波授时系统现代化技术改造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BPL监控室比对系统各设备的信号异常(超差)的自动报警软件已经正常运行了2年。介绍了该报警软件的设计思想和工作界面,给出了数据分析方法和信号异常判断依据。设计了多种在出现异常时发出报警的方式,以确保报警的有效性。
2011年02期 v.34 125-13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62K] [下载次数:5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许龙霞;张慧君;李孝辉;
研究了多模卫星导航系统的RAIM(接收机完好性自主检测)算法,根据多模卫星导航系统的定位模型,基于最小二乘法的原理计算伪距残差,构造奇偶矢量进行故障检测和故障排除。在只有一个观测量出现粗差的前提下,仿真了GPS与多模GPS/GLONASS/Galileo系统下的卫星可见数和DOP(精度因子),对比了衡量RAIM算法可用性的水平保护门限值(HPL)及这2种系统下的故障检测率与故障排除率。仿真结果表明:与GPS相比,多模导航系统具有更多的可见星,RAIM算法的可用性更高,并且其故障检测和故障排除的性能更好。因此,多模卫星导航系统不仅能为用户提供更高的定位精度,还能为用户提供更好的完好性保障。
2011年02期 v.34 131-13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01K] [下载次数:393 ] |[引用频次:19 ] |[阅读次数:0 ] - 雷雨;高玉平;刘娜;
目前对GPS载波相位观测值周跳的探测与修复有多种方法,但是各种方法都不很完善。介绍常用的周跳探测与修复方法,并利用相位求差法和相位率法进行周跳探测与修复试验。结果表明2种方法均能准确地锁定发生小周跳的历元,而且能高效地修复观测值;然而,相位求差法需要双频观测数据,而相位率法仅需要单频观测数据。
2011年02期 v.34 139-14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42K] [下载次数:94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隋起胜;袁建平;
在介绍太阳同步轨道相关知识的基础上,着重分析了该轨道的高度因素,给出了当前在轨太阳同步卫星轨道高度的上下限,介绍了几种典型的低轨道太阳同步卫星,同时给出了太阳同步卫星轨道控制方法的发展状况及趋势,最后综述了当前国内外太阳同步轨道的轨控模式与维持策略。
2011年02期 v.34 146-15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53K] [下载次数:433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1 ] - 李权;周兴社;
介绍了一种通过建立多变量时间序列数据相似度矩阵,对相似度矩阵进行转换以最大化数据之间的相关性,并采用随机游走模型计算数据点之间的连接系数来检测数据点上异常的方法。该方法充分利用了数据之间的相关性,有效减少了数据中不同程度噪声对异常检测的影响,检测过程中的漏报率和误报率明显减少,通过仿真实验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2011年02期 v.34 154-15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40K] [下载次数:407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0 ] -
<正>~~
2011年02期 v.34 159-16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07K] [下载次数:16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正>(一)《时间频率学报》是中国科学院国家授时中心主办的学术、技术应用类刊物。本刊刊载时间频率科学及相关方面的理论和应用研究、技术与方法的成果与进展、专题评述等
2011年02期 v.34 16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50K] [下载次数:1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