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频率学报

  • 用于POP铷原子钟的DFB激光器自动稳频技术研究

    鱼志健;薛文祥;赵文宇;李孝峰;陈江;阮军;杜志静;张首刚;

    针对传统手动稳频需要有人值守的弊端,基于饱和吸收谐波稳频的原理,设计了一套可实现对分布反馈式(distributed feedback,DFB)半导体激光器频率长期锁定的自动稳频系统。整套系统以STM32微控制器为核心,在此基础上进行自动稳频软件程序设计,具有体积小和抗干扰强的特点。经实验测试,该系统能够实现自动稳频,并在失锁后快速自动回锁。在实验室环境下,连续稳定工作超过一个月仍然保持锁定状态,失锁后能在1 s内重新锁定,锁定后线宽为5 MHz。作为抽运和探测光源,DFB激光器长期连续锁定的实现,为实现脉冲激光抽运(pulsed optically pumped,POP)铷原子钟在空间应用环境下长期无人干预稳定运行奠定了技术基础。

    2015年03期 v.38 129-13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9K]
    [下载次数:363 ] |[引用频次:18 ] |[阅读次数:2 ]
  • 激光稳频中光学参考腔温度控制研究

    陈龙;张林波;许冠军;刘杰;刘涛;张首刚;

    为精确控制激光稳频中光学参考腔的温度,将LabVIEW程序与数据采集卡结合,使用常规PID控制理论,设计了一种能自动识别系统故障的参考腔温度控制系统。分析了温度不均匀对光学参考腔的影响,通过对温度传感器连接方式和设备性能的分析,并参考标准温度计,对温度传感器温度转换关系进行了修正。首次将6个修正的温度传感器同时用于光学参考腔的温度控制,使光学参考腔处于一个温度均匀且抖动不大于3×10~(-7)℃的环境中,因参考腔温度变化而带来的激光频率漂移理论上小于0.1 Hz/s。

    2015年03期 v.38 139-14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0K]
    [下载次数:344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利用模清洁器实现锶光钟的光晶格光源强度噪声的抑制

    田晓;尹默娟;徐琴芳;孔德欢;常宏;张首刚;

    利用模清洁器过滤高频噪声的特性,对锶原子光钟的光晶格光源—813nm半导体激光器的强度噪声进行抑制。首先对模清洁器腰斑和激光器腰斑之间的匹配透镜参数进行理论计算,通过模式匹配,得到模清洁器的反射信号和透射信号。然后利用pound-drever-hall(PDH)边带稳频技术将模清洁器锁定于激光频率上,由模清洁器透射出的激光强度噪声被抑制。利用一对平衡零拍探测器对经过模清洁器前后的激光器强度噪声进行测量。结果表明,未经过模清洁器的激光强度噪声在分析频率30MHz内无法达到散粒噪声极限,经过模清洁器后,激光强度噪声在约8MHz达到散粒噪声极限。通过强度噪声抑制,可使813nm半导体激光器用于锶冷原子光晶格装载实验,并且减小了光晶格噪声对势阱囚禁冷原子的影响,有利于下一步的钟跃迁谱探测实验。

    2015年03期 v.38 147-15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87K]
    [下载次数:188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用于对流层延迟改正的温湿压测量仪的设计与实现

    张文;刘音华;张慧君;李孝辉;

    为支持北斗导航系统与其他导航系统的系统时间兼容与互操作,中国科学院国家授时中心建立了GNSS系统时差监测平台。为了修正系统时差监测中对流层延迟的影响,针对GNSS系统时差监测平台的特点,设计并实现了一款适用于时差监测接收机的温湿压测量仪。该测量仪以FPGA作为核心处理器,能够输出温度精度为0.5℃、湿度精度为5%、气压精度为10 h Pa的气象参数。输出的气象参数为标准NMEA格式,能够为多种导航接收机直接识别并使用。该测量仪不仅可用于改善对流层延迟误差,而且可以将其扩展应用到其他精密定位、时间传递等工作中。

    2015年03期 v.38 154-16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83K]
    [下载次数:45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卫星导航系统多路复用信号相关峰检测算法研究

    潘伟川;王雪;贺成艳;

    卫星导航系统多路复用信号支路信号之间的干扰导致接收信号的自相关函数不完全对称,影响了传统接收机的捕获性能。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提出了涉及两个对称相关函数的算法。通过该算法得到的接收信号自相关函数是完全对称的,且可降低其他支路信号或噪声对需要处理的信号的影响。通过仿真验证了新算法在多路复用信号捕获和抑制干扰方面的优越性。

    2015年03期 v.38 163-17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2K]
    [下载次数:161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GEO卫星信号相关处理关键技术研究及DiFX自相关实现

    吕林蔚;杨旭海;杨颖;弓剑军;

    相关处理是甚长基线干涉测量(very long baseline interferometry,VLBI)技术中信号处理过程的核心,地球静止轨道卫星与射电源信号的相关处理有很大不同。介绍了VLBI信号相关处理的流程、实验系统组成及卫星观测与射电源观测在实施过程中的区别。搭建了一套由天线系统和信号处理系统组成的VLBI观测系统。对中星12号卫星进行了试观测,基于DiFX(distributed FX-style software correlator)软件对采集信号进行自相关处理。数据处理结果表明该VLBI数据接收系统和信号采集系统是正确的,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

    2015年03期 v.38 171-17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1K]
    [下载次数:121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两汉魏晋天象记录统计分析

    刘次沅;

    自西汉开始,天象被大量、系统地记载于史书。两汉魏晋期间,数量逐渐增多,种类逐渐齐全。全面统计分析了这一时期天象记录的文献来源、天象类型和时间分布。在这625年中,共记录天象1 581条,其中包括日月食236、月行星位置782、其他563。几乎所有记录都来自官史天文等志和本纪。

    2015年03期 v.38 177-18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1K]
    [下载次数:46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文后参考文献著录格式

    <正>文后参考文献是为撰写或编辑论文和著作而引用的有关文献信息资源,是科技论文的重要组成部分。文后参考文献反映文中有关内容的科学依据和有关资料的出处,或提供文中提及而没有展开的内容的详尽文本。文后加注参考文献不仅有助于读者了解有关内容,而且是尊重他人研究成果的体现。此外,文后参考文献还是对期刊论文进行统计和分析的重要信息源之一。

    2015年03期 v.38 188-19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6K]
    [下载次数:19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时间频率学报》征稿简则

    <正>1宗旨和沿革《时间频率学报》是中国科学院国家授时中心主办的学术、技术应用类刊物。本刊刊载时间频率科学及相关方面的理论和应用研究、技术与方法的成果与进展、专题评述等。《时间频率学报》的前身为创刊于1978年的《陕西天文台台刊》,2003年更名为现刊,为季刊。

    2015年03期 v.38 19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7K]
    [下载次数:11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