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张龙;张颜艳;姜海峰;张首刚;
基于实用化光学频率梳的应用需求,开展了自启动、长期稳定锁模的飞秒掺铒光纤激光源实验研究。该激光源主要由激光振荡器和光纤放大器组成,其中激光振荡器是基于全保偏光纤结构和半导体可饱和吸收镜构成的,具有高实用性和高可靠性等优势,输出锁模脉冲的重复频率为116 MHz,平均功率为3 m W,脉冲宽度为385 fs;为了提高激光输出的参数指标,实验上研究了全保偏光纤放大系统,进一步将激光输出功率提升至218 m W,相应的单脉冲能量近1.9 n J,并通过优化脉冲压缩器中光纤长度,最终获得脉宽为42 fs的超短脉冲激光输出。该实用化飞秒掺铒光纤激光源非常适用于极端环境下光频计量研究。
2015年04期 v.38 193-20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4K] [下载次数:244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付理想;谢玉林;韩建新;常宏;张首刚;
通过实验完成了对锶原子束锁频系统的小型化研制,系统的长度由85 cm小型化至45 cm,真空腔窗口的直径由35 mm减至16 mm,真空管法兰接口的规格CF35换成了CF16。采用激光诱导荧光的方法测量小型化系统热原子束的原子通量。通过对探测器响应效率的测量,将对荧光功率的测量转化成探测器响应电压的测量。由于原子通量与荧光功率成正比例关系,因此进而得到热原子束的原子通量。实验测得该小型化系统的原子通量满足锶原子光晶格钟实验需求。
2015年04期 v.38 201-20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78K] [下载次数:10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雷雨;郭浩;
针对极端学习机(extreme learning machine,ELM)神经网络隐层结构难以确定的问题,基于自适应共振理论(adaptive resonance theory,ART)网络良好的自组织分类功能,提出一种基于ART网络思想的ELM网络结构设计方法。该方法将ART网络的自组织聚类特性用于ELM网络结构设计中,通过对输入向量与已存模式的相似度比较将输入向量进行分类,确定隐层节点规模。仿真实验表明,与其他网络相比,ART-ELM网络具有更精简的结构、更快的学习速度以及更好的映射能力。通过用于GPS卫星钟差预报的实验表明,根据ART-ELM网络所预报的钟差较IGS超快速预报(IGS ultra-predicted,IGU-P)钟差在精度上有较大改善。
2015年04期 v.38 209-2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0K] [下载次数:127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殷龙龙;袁海波;董绍武;
PPP(precise point positioning)时间比对技术作为一种高精度时间比对手段已被众多时间实验室所采用。为了提供在线实时GPS PPP高精度时间比对服务,满足时间用户的不同需求,并为北斗PPP时间比对技术提供参考,开展了在线PPP时间比对技术的研究,并开发在线PPP时间比对系统。试验结果表明,在线PPP时间比对技术能够快速方便地进行两实验室之间的远程时间比对,且比对精度达到亚纳秒量级。
2015年04期 v.38 216-22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97K] [下载次数:151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饶云峰;白燕;
为了剔除违反规律的异常测量值,采用一种基于一阶差分的野值类型判别及处理方法。仿真结果表明,该算法能准确地判别野值类型及其位置,尤其是对于斑点型野值具有较好的效果,同时可以提高数据处理精度,缩短数据处理时间。
2015年04期 v.38 227-23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32K] [下载次数:248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杜江;刘枫;
以导航地球站软件测试为背景,介绍了导航地球站工作单元结构及软件接口情况,概括了因果分析、等价类划分和边界值分析等3种测试用例设计方法。分析了接口报文包头信息和数据体中控制类信息、状态上报类信息的特点,阐述了各传输模式下测试用例设计方式。最后以某卫星导航地球站的部分接口测试为实例对测试用例设计方法进行了验证。
2015年04期 v.38 235-24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5K] [下载次数:118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严丹;张会彦;成璇;奚小瑾;乔荣川;
通过6个不同天区梅西耶天体的CCD观测图像,对中国科学院国家授时中心(NTSC)新建的50 cm光学望远镜进行了天体测量精度评估,确定本系统数字图像数据归算的最佳底片常数模型为3阶(20常数)模型。在此基础上,对地球同步卫星和不规则天然卫星(木卫六)进行试验观测和数据分析。结果表明:对于地球同步卫星,在赤经和赤纬方向的内符合精度分别为0.320″和0.280″,而木卫六在赤经方向和赤纬方向的观测精度分别为0.100″和0.105″。较好的天体测量精度说明了本套光学观测系统完全可以满足地球同步卫星和较亮天然卫星精密定位观测的需求。
2015年04期 v.38 243-25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40K] [下载次数:137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正>~~
2015年04期 v.38 252-25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6K] [下载次数:2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正>1宗旨和沿革《时间频率学报》是中国科学院国家授时中心主办的学术、技术应用类刊物。本刊刊载时间频率科学及相关方面的理论和应用研究、技术与方法的成果与进展、专题评述等。《时间频率学报》的前身为创刊于1978年的《陕西天文台台刊》,2003年更名为现刊,为季刊。
2015年04期 v.38 25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6K] [下载次数:14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