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频率学报

  • C波段卫星双向时间传递的系统性能验证

    杨朝中;王玉林;华宇;王伟;

    中国科学院国家授时中心在全国范围内部署建设了卫星地面观测系统,利用该系统可以进行C波段卫星双向时间频率传递(TWSTFT);TWSTFT是目前国际上远程时间频率标准之间比对精度最高的比对手段之一,但是如何验证TWSTFT的性能,仍是目前研究的难点;为验证该系统TWSTFT的性能,设计了三站闭合方法,在3个站点间两两进行TWSTFT,根据两组比对结果推算第3组比对结果,与第3组实测结果的偏差反映了卫星双向时间传递的精度,最后用实际试验结果对卫星双向时间传递的性能进行了分析;该实验结果表明两两进行TWSTFT得到的三站闭合差数据均优于1 ns。

    2018年01期 v.41 1-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00K]
    [下载次数:85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基于不同轨道类型BDS卫星的载波相位共视时间传递分析

    李雯;李伟超;葛玉龙;

    基于北斗卫星导航载波相位共视(BDS CP(CV))时间传递模型,使用IGS多GNSS试验先导项目(MGEX)提供的精密轨道和钟差产品,研究分析GEO,IGSO和MEO 3种北斗在轨卫星进行时间传递的不确定度。实验结果表明:相对于双向卫星比对结果和光纤比对结果,基于IGSO载波相位时间传递结果的标准差较好,相对于双向卫星比对结果,西安—长春观测数据比对结果的标准差中IGSO较好,可以达到0.39 ns;相对于光纤比对结果,西安—临潼观测数据比对结果的标准差中IGSO较好,可以达到0.18 ns;基于GEO和IGSO的载波相位时间传递结果的稳定度比基于MEO的较好。

    2018年01期 v.41 9-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3K]
    [下载次数:102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基于FPGA的相关法测量相位差

    唐升;王天翔;雷浩丹;侯榆青;吕亚林;

    针对弦波信号间的相位差测量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FPGA的相关法测量技术方案,着重分析了同步采样对相位差测量精度影响,详细阐述了FPGA基础上使用硬件描述语言实现测量算法的关键技术,并搭建实验平台对所研制的相位差测量原理样机进行了性能测试。实验结果表明,针对100 Hz低频弦波信号之间的相位差的测量,0~45°范围之内相对测量误差小于1.4%。

    2018年01期 v.41 17-2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89K]
    [下载次数:266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0 ]
  • 基于FPGA实现TDC的布局布线优化方法研究

    尹文芹;施韶华;刘音华;李孝辉;

    时间数字转换器TDC,作为一种高分辨率的时间间隔测量设备,广泛应用于现代电子系统。基于可编程逻辑门阵列FPGA实现时间数字转换器,具有灵活稳定、高速度、低成本的特点,成为了目前研制时间间隔测量计数器的热门方案。采用该方法实现时间数字转换器,其设计分辨率是由内部的加法进位链决定的。如何对FPGA中实现的加法进位链的布局布线进行优化,就成为决定时间数字转换器设计分辨率的关键问题。文章采用阿尔特拉(Altera)公司的FPGA器件实现时间数字转换器,使用Quartus II软件进行布局布线设计,并针对上述问题在开发过程中提出解决方法。同时根据Quartus II开发软件的不同版本,分别提出相应软件的布局布线优化方法。测试表明,通过对进位链的布局布线进行优化可以实现100.3 ps测量分辨率的时间数字转换器。

    2018年01期 v.41 27-3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1K]
    [下载次数:404 ] |[引用频次:12 ] |[阅读次数:0 ]
  • 安全网络授时服务技术研究

    彭栋;郭伟;

    网络时间协议(NTP)是一种非常重要的互联网授时方法。目前,基于NTP的网络授时系统已经在互联网上被广泛应用。但是NTP在快速发展的同时也暴露出很多安全性问题。根据网络时间协议的安全需求针对性地加入安全算法,对于提高网络时间服务系统的安全性十分重要。文章首先介绍了网络时间协议的基本工作原理,分析了网络时间服务系统存在的安全漏洞,介绍了NTP安全模型。其次,实现了客户端和服务器软件,并在此基础上加入RSA算法,确保NTP数据包在传输的过程中不会被截取和更改。利用实验数据,对加入RSA算法后的网络时间服务系统性能进行了详细分析。最后阐明了安全性对于网络时间服务体系的重要意义。

    2018年01期 v.41 37-4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55K]
    [下载次数:173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0 ]
  • VGOS观测网初步观测及其讨论

    李政;杨旭海;弓剑军;杨颖;

    为满足天文和测地研究需要,国际甚长基线干涉测量(VLBI)服务组织(IVS)提出了新一代VLBI空间测地计划—VLBI全球观测系统(VGOS)。按照VGOS技术规范,我国第一套VGOS系统于2016年初在中国科学院国家授时中心落成。为满足GEO卫星、射电源较差观测需求,需要制作全新的观测纲要。通过选取与卫星近角距的射电源来消除观测系统误差对卫星定轨的影响,最后利用软件相关处理机对观测数据进行相关处理并给出观测的初步结果,结果表明观测达到预计的观测精度。

    2018年01期 v.41 46-5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53K]
    [下载次数:111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基于高精度对流层延迟改正的转发式卫星测定轨

    南凯;杨旭海;曹芬;张婧宇;张柯;

    转发式卫星测定轨传统上一直使用气象站数据和Saastamonien模型,计算天顶对流层延迟,精度约为4 cm。为了提高对流层延迟改正精度,并进一步提高卫星测定轨精度,在转发式测轨站上并址配置测地型GPS/BDS多系统接收机,基于IGS/iGMAS产品计算得到各站高精度的对流层天顶延迟,精度约为5 mm。将此新的对流层延迟改正应用于定轨软件,开展了GEO卫星转发式测定轨试验。试验结果表明:使用本文方法的对流层延迟后,定轨精度有较为明显提高,平均重叠弧段轨道差由1.402 m,减小到1.268 m,改善约为10%。

    2018年01期 v.41 57-6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0K]
    [下载次数:94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中国科学院国家授时中心高层次人才招聘启事

    <正>一单位简介中国科学院国家授时中心(http://www.ntsc.ac.cn)位于世界著名旅游风景区西安市临潼区,是我国唯一、专门、全面从事时间频率科学研究的机构。承担着我国标准时间(北京时间)的产生、保持和授时发播任务,是国际原子时合作重要参加单位,时频研究和标准时间保持技术处于国际先进水平。研制建设了

    2018年01期 v.41 66-6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1K]
    [下载次数:12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文后参考文献著录格式

    <正>文后参考文献是为撰写或编辑论文和著作而引用的有关文献信息资源,是科技论文的重要组成部分。文后参考文献反映文中有关内容的科学依据和有关资料的出处,或提供文中提及而没有展开的内容的详尽文本。文后加注参考文献不仅有助于读者了解有关内容,而且是尊重他人研究成果的体现。此外,文后参考文献还是对期刊论文进行统计和分析的重要信息源之一。

    2018年01期 v.41 69-7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9K]
    [下载次数:11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时间频率学报》征稿简则

    <正>1宗旨和沿革《时间频率学报》是中国科学院国家授时中心主办的学术、技术应用类刊物。本刊刊载时间频率科学及相关方面的理论和应用研究、技术与方法的成果与进展、专题评述等。《时间频率学报》的前身为创刊于1978年的《陕西天文台台刊》,2003年更名为现刊,为季刊。

    2018年01期 v.41 7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K]
    [下载次数:7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下载本期数据